中国“年”的传统习俗
节日风俗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在过去,劳动人民一年中几乎没有什么假期,各种节庆则起到了一种调节的功能,也可以说成为了以往农业社会中农民的假期,传统节日早已成为了劳动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一种展示民族文化整体面貌的社会行为,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过年”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后来把“过年”也叫过“春节”。“年”指的不是一天,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年前传统活动全国各地基本相近,形成了很多颇有味道的歌谣。比如在咱们北京广为流传的:“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赶大集;二十八贴花花(窗花、年画等);二十九,蒸馒头;除夕的饺子年年有,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就道出了我们传统民俗春节前的各种活动内容。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买年画,放鞭炮,兴高采烈,热热闹闹。按照我国农历来说,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今天,我们就利用辛集农民画来图文并茂的展示冀中农村广为盛行的“过年”时节的传统习俗。
这一幅农民画给我们展现的是腊月初八“腊八节”熬制腊八粥的场景。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古称“腊日”,流传着喝腊八粥的风俗。最早开始于宋代,到了清朝更为盛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八粥的原料搭配在各时代有所不同,基本上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紫米、薏米等谷类,红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桂圆、葡萄干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而且是养生佳品。更寓意合家团聚,幸福甜美。
这一幅表现的是“杀年猪”的热闹场景。
小寒大寒对头一年,农村流行着大寒小寒“杀猪过年”的民间童谣,也是冀中乡村的民间习俗。在过去,农家平时很少吃肉,只有过年时才把自家养肥的猪杀掉,供正月里全家吃肉。
看杀猪也是儿时的乐事。首先是抓猪捆好,接着是杀猪、拔猪鬃、吹气,一直把猪吹得圆圆鼓鼓的。再下来是用开水烫猪毛,接着刮猪毛,开膛,最后是分割猪的各个部位,等着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了。
下面看到的是咱们民间“祭灶”的一幅场景。大人们虔诚祭灶的动作和孩子们燃放鞭炮的画面,展现了旧历的年底已经开始充满了年的味道,新年到穿新衣放鞭炮,儿时最大的期盼就是过年。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上天”
在北方,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神、吃灶糖的日子。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备好给灶王爷骑马上天用。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又于除夕夜回到人间。家家户户都用糖瓜来祭灶王爷,就是要让他嘴里甜甜蜜蜜,上了天庭多说好话,也期盼新的一年里日子越过越甜。
通过从以上几幅画不难看出,辛集农民画在色彩运用上,可谓是对比鲜明,用色大胆,并追求在对比中求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强烈的色彩正是咱们民间艺人满腔热情的释放,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不可阻挡的、原始的生命之美。
下面咱们接着看这一幅“二十四“扫房子”,画面表现得的是大人孩子一起打扫卫生刷盆洗碗的场面。
每当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年终大扫除。俗说“二十四,扫尘日”,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均为扫尘时间。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来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寄托,扫尘也称“扫年”,早在尧舜时代即有此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讲卫生、爱清洁的传统美德,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这幅画是二十五“做豆腐”
豆腐咱都吃过是吧,正真豆腐是怎样做的可能有的人就不太清楚了,这幅画展现了做豆腐的基本场景,中间是磨豆,旁边是过箩、烧浆、点卤水最后成型,这样豆腐就出来了。
腊月二十五,民间要做豆腐接玉皇。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玉帝会亲自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豆腐、买豆腐,起居、言语都要谨慎,恭敬地迎接玉帝,祈盼来年得福。“腐”与“福”谐音,做豆腐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收获幸福”。
二十六“炖大肉”
在过去,对于劳动人民来讲,一锅炖肉便是人们心中最朴实的年夜饭,与山珍海味比起来毫不逊色。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身代表着富裕的意思,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就成了多少年人们对来年丰衣足食的期盼。即使是在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今天,腊月二十六炖一锅猪肉,仍然是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年节老传统。画面展现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吃肉的幸福场面。
二十七“赶大集”画面展现的是集市上民间小吃的买卖场景。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年集”。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集市俗称为“年集”。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进行过年前的左后一次采购。如:买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到了集市,少不了要品尝一下街边的民间美食:饸烙、扒糕、豆腐脑,煎饼、馅盒加烧烤。食品虽然不是多么高档,但节前的喜庆气氛让人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辛集农民画的艺术风格和特色都是建立在农村民间传统艺术之上的,它写实性更强,同时具有夸张和离奇的想象力。在构图上,饱满、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多视点,用散点透视与形象的平面分布把所视之物平面展开。这就是咱们辛集农民画的艺术特点。
下面是“二十八发面蒸馍贴花花”,画面表现的是贴对子挂吊挂放鞭炮的场景。
“二十八,发面、蒸馍、贴花花”。从这一天起,各家各户不仅要开始发面蒸馍准备主食过年,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春联和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挂在门两边可驱灾压邪保平安。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符张贴春联的习俗。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福"字。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二十九“蒸馒头”
二十九 ,蒸馒头”“蒸”字和“发”字寓意好兆头。节前蒸馒头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馒头是发面做的,象征会发财发家。与此相反,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五,忌蒸、炒、烙等炊事。由于“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心灵手巧的人们还尽情发挥想象力,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作为敬神的供品。
“除夕饺子年年有”,在咱们北方年三十儿包饺子已经成了家家必做的功课了,除了包好三十晚上要吃的,还要准备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
每年的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称除夕,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夜要吃饺子,“饺子”与“交子”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被认为是大吉大利,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广受人们喜爱。大年初一吃饺子也便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下面看这幅,“守岁”图
画面展示了几世同堂的爷爷童心大发爷孙嘻嘻,一家人围坐在炉旁,长幼尊卑家庭和睦,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在严冬的晚上却感觉不到一丝丝的寒冷之意。
《守岁》就是在传统年俗中,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叙旧话新吃年夜饭(称“团年”),彻夜不眠“迎春接福”的传统习俗。人们常常点起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坐在炉旁一起“守岁”,即通宵守夜,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新年来临时,怒放的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希望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迎接新神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传统年俗“起五更”
中国传统年俗“起五更”。一夜分五更, 五更是最后一更。五更天是一夜最黑的时候,也是最冷的时候,年的更迭要在悄无声息的黑白交替中完成了。所以,常把“过年”说成是“起五更”。
浓浓的夜色里,一家老小冒着严寒起来。男人去放“开门炮”,迎新,女人到灶房里烧水准备煮饺子。老人们净了手,便开始摆放供品,要拜天地神灵了。跪拜者一般是年龄最长者,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压得很低。说的是什么,连一旁看热闹的孩子也难以听清,想必不外乎祈求平安,人财两旺,生活幸福之类的吉祥话。五更里的饭,是新年第一顿,吃了初一的饺子,接下来便是挨家挨户大拜年了。
大年初一“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然后,同族晚辈结伴外出,依次上门给长辈磕头拜年。邻里乡亲街上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抱拳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话。时至今日,这个尊老爱幼、文明和谐的传统习俗仍盛行不衰。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崩穷”或“赶穷”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在民间沿袭着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要在每间房屋里点放鞭炮,边放边往门外走。通过这一活动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驱赶出去。“赶五穷”也是年后第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把垃圾扫出门,以干干静静的新面貌迎接一年的新生活。
再就是这幅画,正月十二“老鼠娶媳妇”这幅作品展现的是个古老的传说故事,也是大人们讲述给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想象老鼠娶亲时的热闹场面。
正月十二,传说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旧时也曾经是民间主要的年俗之一。传说,每年正月十二的晚上,在磨面的石磨磨眼里能听到老鼠娶亲的热闹情景。成年人大概不会相信这样的传说,但是孩子们会早早地找到石磨,认真地去听。虽然听不到什么,但仍然乐此不彼。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包饺子,饺子边缘要捏紧,俗称“捏老鼠嘴”,以防老鼠到处乱咬东西。晚上出去游玩还要磕“老鼠眼”,就是吃炒的黄豆、花生、瓜子等,其意就是磕掉老鼠的眼睛,以求当年的鼠害少一些。
这幅画表现的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作者把煮元宵的锅都搬到了广场上,热闹的人群团团围起了一大锅的元宵跳着各种欢快的民间舞蹈,这更烘托了“闹元宵”欢乐开怀的喜庆氛围。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据传是从宋代开始的,是中国民间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世界上汉字文化圈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主要民间活动,借以烘托团圆和睦、喜庆吉祥的节日气氛。
通过观看这一组农民画,让我们对我们过年的一些民间习俗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辛集农民画有了更新的认识,辛集农民画不同于普通的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不同于文人画,也不同于宫廷画。它师承于民族、民间绘画,是表现民俗风情及农民的生活、理想的一种艺术手法,具有普遍审美情趣的现代民间绘画。
“二十四节气”系列
我们都知道,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在一年里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特定节令又分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面这组农民画展示了我们冀中平原农村在一年当中,农民的生活及农活的安排是怎样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安排、的生活场景。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打春牛》
立春,(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农作物及所有植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备耕之时。
这幅作品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打春牛”活动的热闹场面。
“打春牛”是中国旧时的民间习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红绿彩鞭鞭打,把"春牛"赶至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以祈求丰年。
第二个节气就是“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现在咱冀中一带农村流行的谚语其中就是“雨水季节做细工,剪枝刮皮把土松”。这幅作品展现的是农村果农对果树剪枝保养的场景。
第三个节气是“惊蛰”
节气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的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惊蛰描述着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农谚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惊蛰九尽杨花开,春耕春种早安排”“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幅作品画的是农民抓紧时间春耕的场面。
下面看第四个节气“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北方有种植红薯的习俗因此有“春分时节不能让,红薯母子快上炕”的民间谚语。
春分时节气温还低,可是红薯需要提早育苗才能按时下地插秧,因此需要利用“火炕”育苗。“火炕”就是用砖木棚起似“家炕”一样的育秧床,炕下烧火以提高育床温度,因此得名“火炕”,温度适中把大小红薯母(称母子)放置整齐后用细土蒙盖等待出芽育苗。这幅作品展现的是农民养育红薯芽苗的劳动场景。
下面我们接着看第五个节气“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民间谚语“清明时节枣芽发,抓紧时间种棉花”。这幅作品生动地描述了农民播种棉花的劳动场景。
看到这里我们不仅了解到不少的有关节气的知识,还看到了我们辛集农民画的特色“三农特色”,就是农民画所表现的题材都是农业、农村的场景,农民的起居劳作、人文风情以及劳动人民的理想情怀的抒发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看来,农民画具有他自身独特的价值,是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因此,农民画的发展对弘扬传统民间绘画尤显重要,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
接下来这幅作品画的节气是“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降雨及时而且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此时,牡丹吐蕊,柳絮飞落,“杨花落尽子规啼”,正是农村准备割麦、插秧、点瓜种豆的大忙季节。
谷雨-农谚:“谷雨前后,点瓜种豆”这幅作品画的是点瓜种豆的劳动场面。
下面的节气就是“立夏”了,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在我们华北一带,春花作物逐渐进入黄熟阶段,小麦齐穗,开始养花上浆。此时各种侯鸟相继入境,红薯芽普遍移栽下地,俗谚云:“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立夏忙栽秧,一颗红薯收一筐”。这幅作品描述的是暮春方去,新暑初回,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农民们栽种红薯的是劳动场面,春分时节用火炕养育的红薯芽苗,立夏时节就要开始栽种了。农民们,每个季节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农作物收割耕种及管理工作,一刻也不能耽搁,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就是说,到了耕种季节就要及时地耕种,到了收获的季节也要及时抢收。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辛集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辛集农民画它表现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以及农民的生活体验、情感和审美趣味。在内容上,是对农村的各种生活题材的直接反映。而且,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重夸张,讲变形,注重形体动态在画面上的艺术表现力。
下面我们看看这幅作品,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小满”
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部分早冬作物开始成熟。农活进入了忙碌阶段,抓紧小麦收麦前的准备工作,并开始套种晚秋作物。农谚有:“小满十八天,不熟也要干(指小麦)”,也是果农们正是给果树疏花授粉的大忙季节。因此有了民间谚语:“小满时节天天赶,疏花授粉不容缓”,这幅作品是农民们给果树疏花授粉施肥浇水的忙碌场面。画面饱满、奇美,想象力丰富,运用散点透视与形象的平面分布把所视之物平面展开,而且在色彩运用上,对比鲜明,运用大色块,并追求在对比中求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强烈的色彩正是辛集农民画民间艺人满腔热情的释放,真正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不可阻挡的、原始的生命之美。
下面这福作品是“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紧张的夏收开始了,同时又是夏种比较繁忙的季节,所以芒种又称“忙种”。“芒种三天见麦茬”这是一句民谚,意思是芒种一过就要抓紧收割,“秋收一时麦收一晌”,故有“春争日夏争时”。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夏收、夏种、夏管统称“三夏”农民抢收抢种及田间农作物管理的劳动场面。
三夏生产突出四个“抢”字,即一是抢收。“夏收有五忙,收、运、打、晒、藏”;二是抢种,小麦收后趁墒抢种秋作物。“收麦不顾种,秋后难顾命”;三是抢打(脱粒),夏至前要打完场。“夏至不打场,再打是把糠”;四是抢管,“一种得九管,收成才保险”,“人勤地不懒,全在人照管”。
下一个节气是“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是秋田管理的紧张季节。气温升高,天气变热,开始锄头遍地。俗以为夏至天气变化会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影响。谚云:“掏钱难买五月冷,一棵豆子打一棒”,“夏至一场雨,滴滴值千金”,这幅作品描述的是几位农民棚下躲雨的场面,夏季到来风调雨顺,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农民心里期盼的甘露如期而至。
下面这幅作品表述的“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作物旺长,主要是加强秋作物管理。农谚有“小暑种芝麻,头顶一串花”。意思就是在小暑季节种的芝麻,会有最好的收获,芝麻开花节节高吗,开花多了果实就多。这幅作品表现得是农民悠闲地走在田间,两旁的农作物是长势喜人的农作物“芝麻”。
大暑
大暑: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正值伏中。谷子甩大叶,黄豆二棚楼,头二茬地均中耕完毕。农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小暑大暑,热死老鼠”,“三伏不热,五谷不结”,这时正值西瓜成熟季节,劳作的农民纷纷来到瓜田吃瓜避暑,因此有民间顺口溜“家里有米不想煮,西瓜地里避大暑”。这幅作品描述的是瓜田地头树荫下,劳作之于吃瓜避暑的惬意场景。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二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它不同的农事活动。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辛集农民画的艺术特点,辛集农民画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比其它画种更讲究装饰性,更注重色彩效果,追求强烈的视觉印象。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立秋”
立秋:秋季开始,时在三伏之中。农事有“立了秋,挂锄钩”之说。意为庄稼不再锄了,还有“立罢秋,万事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意为此时一般农作物不能再种了。立秋是当地农家的大节气,是庄稼接近成熟的季节,地里的农活以采摘棉花为主,故有农谚:“棉花立了秋,大头、小头一齐揪”。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农民带着采摘的棉花,都是满满的收获欢声笑语走在田间地埂的欢快场面。
第十四个节气是“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但是,由于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最高气温高于30℃,甚至高于35℃的天气出现。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进入处暑秋意正浓,进入秋雨期,这时晚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农谚有:“处暑不种田,想种等来年”,“过了处署不种秋,就是种上也不收”。此时,正是庄稼接近成熟的季节,“处暑高粱遍地红”,指高粱穗变红成熟。这幅作品展现了农民收割高粱的秋收场景。
白露
全国各地气温下降加快,天气转凉爽,“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随着季风转换,日照渐短,强度变弱,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棉花分批采摘,农事活动开始进入收获季节,高粱和早玉米和谷类等陆续成熟。农谚有:“过了白露没生田,谷子玉米往家搬”。农民们抓紧时间腾茬子,早耕,小麦备播。秋收一刻也不能放松,人们白天收割运输晚上储藏,白天晚上都在不停地忙碌。这幅作品展现的是农家院里充满了秋收的氛围。晚上加班剥包谷(玉米)的劳动场景。
秋分
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从气候学的角度分析,秋分以后,北方冷空气活动日趋活跃,有时一场西北风便可吹尽夏暑迎来秋凉。秋分后,既要抓紧送粪犁地,积极备播小麦,又夹带收秋,是秋季最忙时期。农谚有:“秋分过五,小麦入土。”“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幅作品展现的是农民犁地、播种、平整土地的劳动场景。
寒露
进入寒露,气候明显转凉,夜有寒冷之感,小麦播种还在继续进行,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农事进入了最紧张的季节。农谚云:“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抓着一季早,两季产量高”,“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这幅作品描述了寒露时节农民“种麦、摘花、打豆场”的忙碌场面。
霜降
以天冷,露水结成薄霜而故名。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十月不下霜,种地一包糠”,“霜降一过五,开始跑红薯”。霜降后进入种麦尾声时节,晚秋普遍成熟已收获,开始进入刨红薯、切晒红薯干的时节了。刨红薯是又苦又累的体力活,这幅作品描写的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刨红薯的劳动场面。
立冬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冬小麦播种已经基本完成,农谚道:“种麦过立冬,来年少收成”。此时,移栽油菜,收完红薯开始收获大白菜了。“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古有“立冬不砍菜,别把老天怪”。意思是,到立冬季节就要赶紧收获大白菜,因为再不收获就要受冻了。这幅作品描述的是农民收获大白菜的劳动场景。
小雪
小雪节气,一般开始下雪,气温下降,始飘雪花,冬播结束。有“小雪冻地,大雪封河”之说。小雪过后麦田封冻,农民就可以在麦苗地里放羊了,小雪忌无雪。有“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瑞雪兆丰年。
这幅作品描述的是在雪天农民麦田放羊的场景。在过去,农民通过羊群啃食方法达到小麦控旺问题。农村散养户习惯了冬季麦田放羊的养殖模式,这种方式适用于越冬前小麦旺长的情况,但是,必须在小雪节气之后。
大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而故名。
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今年大雪把门封,来年一定好收成”,的农谚。
这幅作品画的是农村大雪封门景象,寓意“瑞雪兆丰年”。
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过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有俗谚:“冬至不端饺子碗,冻下耳朵咱不管”。道出了冬至节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的习俗,传说冬至节吃了饺子不冻耳朵。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冬至节气到,幸福的一家人雪天里挂彩灯包饺子的温馨场面。
小寒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进入严寒天气,俗语:“小寒大寒,滴水成团”。
这幅作品“冰天雪地数九天,丰衣足食农家欢”表现的是农民院里欢跳广场舞的热闹场面,广场舞是中老年朋友非常好的健身方式,广场舞确实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生活。作品形象地反映了新时代衣食无忧的农民,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天,也挡不住尽情地抒发着内心按耐不住的喜悦和幸福的情感。
大寒
此时在“数九寒天”,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时在十二月,准备过春节。“小寒、大寒、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这是一个牵动着人心、常说常新的话题。年,是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变化交替中的一座界碑。 家,是三百六十五里长路走到尽头时的一个驿站。 回家过年,是游子永远也摆脱不了的一种宿命。 过年了,回家了,是一种情绪,一种归宿的牵挂,是一条长而柔韧的细线系着漂泊的人。回家过年,不管路途有多遥远 ,不管火车票有多难买,不管有钱没钱 ……
这幅作品以“过年回家”为主题,把视角对准春节返乡的“农民工”,以乡村公路“招呼站”为背景,反映了新时代的新农村新农民和新景象。
看到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辛集农民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它构思奇巧,不拘一格,不讲透视不循比例。在技法上博采冀中剪纸、年画、印染甚至建筑瓦当等艺术特点,营造一种既高亢又不失细腻的唯美意境。画面写实性强,设色大胆,凝重艳丽,装饰性强,稚拙朴素的画风、浓郁的生活气息、积极乐观的情感,显示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美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拙中见巧,俗中见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赵州桥的传说》,这是咱冀中平原上一个美丽的传说。
赵州桥坐落在辛集市的南端,河北省石家庄的赵县境内。相传该桥系鲁班所造,当年鲁班造桥之技艺惊动了诸位神仙,几位神仙决定下凡试一试鲁班所造的桥到底怎么样,便车推三山五岳、驴驮日月来试探桥的坚固性,鲁班听说神仙要下凡试桥,便站到了桥下双手拖住石桥。画面描绘的是三位神仙在桥上路过,鲁班双手托桥的画面。
从此在民间便留下了美丽的传说:“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火红的日子》
从画面来看,一看就是农民们在劳动之余展演广场舞的场面,有表演的还有围观的,跳舞的队形组成了一个大大的“日”字,飞舞的红飘带恰似红红的火苗上下闪烁,因此而得名“火红的日子”。
改革开放的春风,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收入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舒心。“火红的日子”通过画面来展现出百姓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从而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安居乐业开心喜悦的幸福生活。
《鼓赛》
在咱们家乡提到赛鼓,那是村村有鼓队,年年赛事不断。节庆时节或农闲之余,三里五乡时常会组织赛鼓会,尤其是重大活动参加鼓赛的队伍就更多了,场面极其壮观。富有节奏的“咚咚”声犹如雷声一样。每次的鼓赛都是鼓声越敲越响,观众会越来越多,那阵势就像有千军万马在沙场上厮杀,一时间笼罩在一片欢快而且震撼的鼓声中。围观群众不时都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鼓手们都会赤膊上阵,不一会就会浑身是汗,手脸变得红通通的。鼓赛过后心里都是无比的畅快无比的高兴,每次的赛鼓会都会感觉过了一个很隆重的节日!
这幅画面就是描述了在咱们农村人们围拢观看鼓赛的热闹场面。
《冀中的婚礼》
在集中的农村,办婚礼不仅是主家的大喜事,也是全村众乡亲做最高兴的时刻,每遇有人家结婚之日,众乡亲都来帮忙庆贺。
前几天就早早架起的大锅大蒸笼生起袅袅炊烟,街道上都会摆起一张张桌椅板凳。桌子上还有丰盛的食物供前来道喜祝贺的众乡亲享用。大门内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喜气洋洋。“新娘来了,新娘来了!”人们一齐向门口涌去,“咚咚咚!”震耳欲聋的三眼跑响彻云霄。新郎骑着高头大马,新娘坐轿金顶花轿,伴随着喜庆的唢呐声众人的欢呼声,吹吹打打来到了新浪的家,大人小孩都拥上来抢红包,在场的众人无不喜笑颜开,气氛十分热闹大家开心极了。
《姥姥门前唱大戏》
在民间传唱的民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请闺女敬女婿,带着宝宝一起去”。在当地,每当有庙会或盛大庆典活动,都会“请大戏”,就是邀请有名的剧团或是马戏表演前来演出助兴。十里八乡的乡亲都会来赶庙会看大戏。这幅作品描述的就是是太行山区的赶庙会热闹场景,整个庙会有买有卖,有推车的有挑担的,各种地方名吃应有尽有,一派繁荣热闹而又喜庆祥和的景象。
《束鹿有个壁画村》
辛集市就是原来的束鹿县,位于石家庄以东65公里处的石德铁路线上。面积951平方公里。束鹿县原名鹿城,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改称束鹿县。1928年6月,直隶省改为河北省。该县直属河北省。“束鹿县书画历史底蕴深厚”,这是挂在人们口边的一句话。
就书画名仕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时,“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耿焕,乃束鹿县良马镇人。张鹏翀,束鹿月耳营村人,天启二年(1622年)同中进士。 “书绘无不工”。王香斋(1869-1936),名丹桂,辛集市(原束鹿县)旧城镇人。马景桐,字琴舫,号组衡,著名篆刻家、书画家,河北束鹿人。
一直到民国二十年代,束鹿县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南有张芗楠,北有李星莲”。是对这两个人书法成就的认可。
直到现在,辛集市的书法绘画名人也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