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文化馆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民众教育馆。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是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承担着政府交给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辛集文化馆现址座落在市区中心繁华地段的文化体育中心八层大楼内。门前是现代公园式的文体广场,形成了集群众文化活动、群艺辅导、理论调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中心。全馆在岗干部职工2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2人,中级职称者5人,初级职称者3人,高级技工6人,中级技工8人,业务人员占全体职工的88%。设有创作调研宣传工作组、视觉艺术工作组、艺术普及辅导工作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组、基层文化活动工作组、数字化工作组、办公室、财务共8个组室。
近年来,辛集市文化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全民艺术普及为初心,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总分馆制”和服务效能督查为抓手,以数字文化馆建设为契机,以文化志愿服务为拓展,精耕细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全年免费对外开放,开馆时间从早8:30到晚21:30,每天开放13小时以上,向公众提供各类公益文化服务。馆内常设免费开放项目,包括文化艺术培训、文艺排练、书画摄影展览、文化艺术普及讲座、体育健身、电影放映等项目。活动厅室设有老年文化大学综合活动厅、民间画院(辛集农民画创研中心)、排练厅、多功能艺术培训厅、练歌厅、录音室、美术展览厅等。近年来,每年组织举办市区及各乡镇免费开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近百期,组织开展全市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次,在馆内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不少于10次,为文艺团队提供排练活动场地服务千余次,平均每天到馆活动约300余人次,全年到馆活动人次约10余万人。
辛集市群众文化底蕴丰厚,素有“诗洋画海”之美誉,群众文化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多年来,文化馆一直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培养了大批业余文艺人才。连续十几年,组织举办了春节文艺晚会和“彩色周末文化工程活动”以及中国.辛集皮革交易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广场舞展演等大型文化活动;建立了三十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建设了“百里文化长廊工程”。为繁荣和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在省市和全国各级比赛评选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小戏《中秋时节》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论文《浅谈文化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获“群星奖”铜奖,美术作品《姥姥门前看大戏》获“群星奖”,小品《特殊的礼物》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童子花钹》获全国第十五届“龙潭杯”中华优秀民间花会金奖,2019年文学剧本《老知青》、《母亲的村庄》即将搬上荧屏。
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辛集农民画2006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馆在辛集农民画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壁画为主要形式的农民画,清新质朴,范围广泛,人民美术出版社曾经出版过《河北束鹿县壁画选》和《诗洋画海金束鹿》等画册。辛集农民画作品自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多次到美国、德国、奥地利、瑞典、丹麦、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深受国内外朋友欢迎。辛集市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18年8月辛集农民画再次赴比利时、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文化交流展览,国内外主流媒体相继进行评论、报道,受到了高度的赞扬。2019年6月,辛集农民画走进中国民族美术学府中央民族大学办展、聚集的专家学者进行系统学术梳理、进行了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并出版发行了中国民间美术《辛集农民画专题研究》学术期刊。全面地反映出了辛集民间绘画艺术的基本面貌和审美情趣,展现了当代新农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赞赏。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文化馆全体人员同心同德,团结奋战,与时俱进、不断攀登新的台阶,多次被评选为石家庄市先进单位,并荣获河北省文明单位和全国先进文化馆称号。在全国群艺馆、文化馆评估进级工作中,辛集市文化馆于2004年至2019年连续被评为国家一级馆。2006年8月被文化部表彰获“全国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18年5月,辛集市入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画)”。
地 址:河北省辛集市兴华路文化体育中心
邮 编:052360
联系电话:0311—85398228 85398218
馆 长:丁占法